我們能經得起自己的檢視?
身為教育工作者,每天在各種人扮演的角色之間生活著,處理學生的出缺席、違規行為、學習狀況、作業批改…等,有時還要與家長互動、處理親師生間的事情,還要與其他老師互動、與行政同仁聯繫,一切都是人際互動,教育是一份人的事業。
我們評價著學生的表現良莠、家長的責任感、同仁的專業、行政處室對教學的支持度,我們是否能拿著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
抓學生遲到早退,自己又做到準時了嗎?抓學生違規,自己又有遵守共同規則嗎?罵學生不認真學習,自己有積極備課或參與研習進修以提升專業了嗎?指責學生無假曠課,自己有無曠職情形?批評學生或家長不能體恤教師辛勞,自己有體恤學生或家長難處嗎?
我往往看到老師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卻要求學生做到。罵學生不長進會沒有競爭力,不知老師們除了安逸的教職,在社會又有多少競爭力?
批評行政處室不積極配合或接受自己的予取予求,是否考量了自己又有多少配合行政處室的重要共同行事?行政處室做不好是可以指正,但他們不是老師的奴僕,他 們是同事,一起為學校做事的人,一起良善合作為教育付出,不好嗎?而行政處室不便宜行事,尊重各科專業與接納合理意見,其實自己做起事來也會更和諧與效 率,行政運作靠同理與溝通,而不是各自本位主義,只解決自己的問題,卻把別人當問題。
換位置自然會換腦袋,畢竟職務不同,不能用同樣方法做事;但換位置不能換價值觀,否則只是消磨自己與他人的熱忱!
為什麼我要每天自主加班,因為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每天備課、年年改變教學活動與學生作業、天天吸收新知增進專業,因為我知道自己不足。可是,我很受挫,勞逸不均、學科受他科與行政處室歧視、學生不重視本科…薪資與努力不成等比就算了,還缺乏支持!他們只會要你跟他們一樣好好過生活,而不是問你是否需要幫忙或一起努力。
當老師的敬業成為特例,老師們,您們又有何種立場要求學生要敬業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