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們這些支持課綱的,說反課綱的人,有人不懂課綱。」
當然,一定有人不懂,他們不懂課綱還反的,主要是因為不爽過程違反程序正義,有的是不爽那些沒有歷史專業,但為了統一目標而改歷史課綱的委員

那支持課綱微調的,你們都懂嗎?還是說你們都讚同蔡正元委員(專長工業教育、企業管理)的歷史解讀法?
如果是,那你們應該要支持蔡正元獲頒中研院院士,專長歷史研究
相信史學界會有大進步,因為歷史會朝向神話文學發展,別有一番大進步!

再來,反「反課綱」的人(未必支持微調的課綱,只是不爽那些反課綱的人),又是哪些人?
就我所知,有:反民進黨者、認為政府不會違法者、認為反課綱者不懂課綱之人、認為秩序勝於一切者、為反反而反反者、支持兩岸統一者、討厭的人在反課綱者...等

反民進黨者,認為這場運動背後就是民進黨,不然民進黨幹嘛支持?不然那些反對課綱的學生或是老師為什麼會跟民進黨有接觸。顯然這些人對於社會運動的實務並不是那麼清楚,在社會運動中,運動者為了聚集一定的資源、人力與能量,會透過理念與相近的團體或名人合作的方式,而這些名人或團體的參與,往往也是希望能 從中得到些什麼,例如名氣、民意...等,但不能就因此說這個社會運動就是那些名氣更大的名人或團體的,這種互易的工具性對待,只是在利用彼此,但卻不擁有彼此。(突然想起2006年倒扁運動,當中施明德先生與國親新三黨之間的關係...話說,當然我當年還滿支持這個活動的)
月5日的活動,出現向民進黨報帳的收據,甚至還有其他消息,我後來問某些學生為什麼要跟那些政治團體接觸,這樣這場運動就會被抹綠,到時候成果也可能被民進黨「端走」,他們說他們沒有資源,沒有擴音器、沒有錢、沒有燈光、沒有發電機...,但他們的策畫根本不讓民進黨或任何政黨參與,他們只想要用那些人的資源,我提醒他們,臺灣人看到沾到政治「藍」、「綠」的,就算只是跟它借東西,到時候輿論會變複雜,我們教師團體本身就不讓他們沾(但至於是否有個別老師個人名義與任何政黨有接觸,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團體不跟政黨直接合作,只有被邀請到講座做說明)。

認為政府不會違法者,我很佩服這些人,我甚至懷疑這種人不知道我國有行政訴訟、家裡沒有電視、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用網路、不看時事雜誌...,我很難想像現代社會中,這種人如何過生活的?

認為反課綱者不懂課綱之人,這種人通常也不懂課綱是什麼,訊息都是接收不完整的,跟這種人辯論也沒多大意義,因為他選擇性的吸收資訊,你跟他不同意見,他不僅不懂,而且會反到底。

認為秩序勝於一切者,這種人很可愛,權威者畫一個圈叫他站在裡面,不准離開,他一定會乖乖站在裡面,也不會去思考這件事情的意義為何,反正對他們而言,社會最珍貴的是和平、寧靜,就算體制不公或甚至崩潰,他們寧可堅守體制,期待有人去調整體制。所以這種人不能認同「公民抗命」,或是他們會相信「公民抗命」 還必須守法。

為反反而反反者,這種人根本就不跟你講道理,跟他講話很浪費時間。

支持兩岸統一者,基本上都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這種人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就是中華民國既有領土、主權的擁戴者,通常會支持新黨或國民黨,通常會相信「蔣公」、「黨國」對他們有恩,自己應當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華民國首都在南京...老榮民當中很多這種人,而這種人越來越少了...他們認為黨國對臺 灣有恩,臺獨是對他們忘恩負義,臺灣自古就屬於中國一部份,所以應當以漢人史觀來看臺灣...不過這種人未必真的是漢人,他們本身可能是越人、閩人、臺灣平埔族...等各種民族,不過被同化了。
另一種支持兩岸統一的,就是親共人士,他們不喜歡國民黨,但絕對討厭臺灣本土政黨(反統一),在臺灣兩大黨之中,支持國民黨相對有利於統一,他們接受一國 兩制,深信兩岸都是漢人或中華子弟,兩岸一家,中共讓中國成為當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所以接受被統一。當今中華民國憲法的意見自由,讓她們有很大的生存空 間,要是在戒嚴時期......ㄎㄎ

討厭的人在反課綱者,這種人只會因人廢言,不大會就事論事,臺灣很多這種因人廢言的人,或是說,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傾向,但程度不同,嚴重的人遇到討厭的人在挺某個議題,他就絕對會反對,會選擇性地成為視障、聽障、智障。

另外,最近有人提到,你們不去反陳水扁任內的黑箱課綱,現在才來反這個微調課綱,根本就是選擇性的反。
首先,中華民國教育部對於課程標準(以前的名稱...過去國民黨長期統治都用這個,當時原則上都是國編本的教科書)或課程綱要(現在一綱多本,開放言論自由市場)的擬定,無論是以前到現在,都是教育部以行政規則的方式對待,也就是說它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從委員名單到課標(/綱)內容都是教育部決行。許多民主國家在制定課綱時,制定過程中未必大喇喇公開每個環節,但是他的部長絕對會為這部課綱負責,而且這部課綱的內容必須受到公眾檢視,公聽會或聽證會接受大家公評與提出修改意見,最後才確定與施行。陳水扁任內的教育部長於2003年頒布95暫定課程綱要,2006年8月才施行,而2003年頒布95暫綱時,就有把各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名單、共同核心課程各科課程綱要草案審查小組名單等資料公布出來,後續也朝開多場公聽會,公聽會至少都會有充足的時間去報名參加。後來頒布的98課綱過程仍有上述95暫綱的程序,但在2009年被甫上任的馬政府鄭瑞城部長撤掉,除歷史和國文在101年施行之外,其他科在99年施行。國文與歷史經過一年多內,多方多次會議討論與修改後,才在101年施行(101課綱),基本上101課綱的修訂過程是有明確的由學科專家參與,裡面也有王曉波先生參與。
但這次課綱微調的過程不僅神秘,也違反了微調的基本精神「"由下而上"的建議」、「微幅調整」,甚至還是原本職權應該只是「檢核有無必要修改的小組」以臨時動議的方式發動修改,公聽會倉促(公文太晚到,以致老師來不及報名,導致各科全國有參與到的老師不到整體學校數的25%),公聽會之前也沒有提供資料,公聽會中給的資料也不完全,最後分組審查會議也在低於全體委員半數同意的情況下由教育部認定通過(而且學科混在一起計票),會議中也有幾位教授提出質疑,然後公布出來的東西跟之前老師在公聽會看到的也有出入,而且不公開各科微調召集人名單(但是之前微調數學和自然科的有喔),申請也不給,連立委很難要到,最後才打官司要求教育部給,教育部敗訴。這一連串的東西,我們吃不下去,無法接受。
我們絕對反黑箱,管它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在中華民國這個憲法含有憲政主義精神的國度裡,民主是國家基本體質,民主原則包含政府資訊公開透明,在民主國家,政府只是受人民委託的統治單位,人民有權利監督政府,而正在上演的黑箱怎能不反?
而那些似是而非說,以前的課綱都是黑箱的,你們以前沒有都反,現在沒資格反,這是很好笑的事情。套句網友的揶揄:「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我沒有站出來發聲,所以若有人要焚書坑儒我就得閉嘴的概念?
況且,就我所知,以前的課程標準修訂委員都可以公開,為什麼現在解嚴了、社會開放了、號稱國家進入民主鞏固期了,為什麼這次課綱微調委員與資料不能公開?(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教育部應提供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蝸牛Y@ 的頭像
    蝸牛Y@

    蝸牛Y@的部落格

    蝸牛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